close


一會上餐了,也是小酒館風格:份量十足,看起來過癮,不像會吃不飽;不是鑲金盤,盤子上也沒有醬汁畫盤或藝術品般的排盤,但一點基本的裝飾或配色是不會少的,看起來賞心悅目。小酒館的廚房人力總是比較少,而且客人更多,好準備也是餐廳考慮的一點,像西南料理這種『燉煮』可以先準備的料理,在小酒館中很流行,需考慮火力與上菜時間,或是那種
Grande Table的細工菜則比較少。『新小酒館』於是在其中找變化,Yves有名的鵝肝料理,Pre-Verre的香料。在點的菜中,Avant Gout用了『地瓜』,這個東西是純東方式的素材,想必位於十三區中國城附近的地理因素,也給他不少靈感。處理得很好的地瓜,小火烤的紅蘿蔔,使整體的菜偏甜,燉過的肉,再進烤箱處理,材料表現出多樣的感覺:燉肉的濃郁口感與燒烤出現的肉香並存,脆厚的外皮與入口及化的肉同時出現,看起來簡簡單單,但是吃起來還真不簡單。甜點是香蕉餡烤派皮,相當好吃,拿熱帶水果當甜點材料,好像在巴黎正熱,有何不可呢?
 



正想要請廚師簽名的時候,剛好主廚Christophe出來到櫃臺跟老闆娘聊天,很高興的跟他聊了一聊,他看到我有相機,也很大方的跟老闆娘一起入鏡,還很熱情的親了下老闆娘。找廚師簽名,與其是留紀念,不如說是能找個機會請廚師出來,親眼看看廚師。大餐廳規矩多,通常不一定能見到,小酒館中的廚師,他們對自己的手藝自信,也願意跟客人分享交換意見,通常要個簽名,還可以順便聊聊天,討論一下剛剛吃不出來的味道或是處理手法,這樣的用餐感覺,與其說是吃一餐,不如說是來認識一家餐廳跟一位廚師,與一種風格。去Pre Verre的時候,還跟主廚談起菜中用香料技巧跟法國一些地方料理用香料的方式,頗有趣。 



在寫文章同時,法國電視二台
TF2巧合的播出一個報導節目,說到了最近這波『逆米其林趨勢』,報導中說到Alain Senderens放棄三星,將自己的餐廳轉成新小酒館形式經營,這件經天動地的大事。還訪問了一家位於波爾多地區,米其林推薦的『小酒館』式餐廳,老闆娘婚前姓Troisgros,如果瞭解一點法國美食,這個姓氏可是赫赫有名呢!沒錯,她就是三星大廚『三個大胖子』的女兒,她提到她成長經驗:媽媽每天晚上,都要盛裝出門,到爸爸的餐廳裡面打理客人,從來沒有一晚,我能跟父母一起用餐,或是能一起去看場電影……..爸爸算是有個完美成功的事業,但是我覺得媽媽應該是只有挫折吧!更不要說是孩子的我………….。因此我不要經營一家那樣的餐廳,我最大的惡夢,就是米其林給我們星星,我們希望那不要發生……….。而他身為廚師的先生說了一句話:當廚師最大的回報,就是看到餐廳滿座,客人很滿意的一來再來,還帶新朋友過來…….其他的名聲不是那麼重要。 

在這個年代,很多飲食男女倦怠了那種『高級』(或是自認高級)美食的繁瑣與嚴謹,或是被『指南』牽著鼻子吃飯的感覺,他們要有放鬆自我的飲食。我想很多廚師與餐館經營者,也許跟
Senderens一樣也厭倦了那種壓力與形式,拿分數或星星作為自我成就的方式。這種新小酒館的概念,形成一股風潮,像是巴黎2002年開始的活動Fooding,本身就是一種小酒館概念;另一群年輕廚師組成的Generation C組織,他們的活動精神跟創意也有點這種樣子,自由,隨性與食客零距離。看來這新小酒館,會是美食之城今天與明日的一條新路線! 

註一:這家餐廳的主廚
Philippe Delacourcelle,台灣人可能不陌生。旅法作家謝忠道在『美饌巴黎』中,有介紹在十五區的店Le Clos des Morillons,他就是這家餐廳主廚。喜歡香料料理的我一直很想去,沒想到誤打誤撞去到Pre Verre,請廚師簽名的時候意外認出他的臉,跟他聊起來才知道,那家餐廳已經頂讓,他現在自己開了Pre Verre。這家餐廳不論是去過的朋友,或各家指南中得到評價都相當高,交通比以前Clos Morillon方便,很值得去。這家店生意真的好的不像話,建議訂位以外還是要早點到門口等空桌。 


( Pre Verr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ck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