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個是怕自己老年痴呆越來越嚴重,所以自己趕快把最近幾個品酒活動記下來。這種野人獻曝的東西大家就不要見笑了。

 

 

朋友是一家網路酒商的大戶,這家網路酒商寄了一張邀請函,是一個香檳的品嚐活動,朋友不克參加(他那天可是用公費去吃好吃的),就把邀請函給我讓我去,先在這邊感謝Alexandre Alcais……

這個品酒活動,是網路酒商『1855』邀請了數個大型的香檳廠前來辦辦品酒晚會,活動最後是以品嚐98年的香檳王作為結尾。這應該是配合98香檳王上市的促銷活動,說有很多家香檳廠參加,其實背後各家背後的母公司,也幾乎都是同一個老闆LVMH集團(我沒有一一檢查,但是我知道好幾家都是)。其實我應該感激LVHM,他們是行銷手筆很大的集團,手下的名酒也常常有品酒會。

 
(品酒活動場地)

特別的是,品酒會的場地是在巴黎洲際飯店的宴會廳舉行,這間飯店非常漂亮,是一家****L的旅館。內部的裝潢也是結合古典與美好年代的那種感覺,非常漂亮,對於我們這種平民老百姓而言,這間旅館簡直就像是皇宮一般豪華。

 
(放小點心的房間)

 品酒的活動現場有十家左右的香檳廠,圍著宴會廳一圈布置攤位,各提供一支香檳品嚐,而飯店也準備了一些小食,搭配品酒活動,他有鵝肝醬三明治,燻魚三明治…..燻鮭魚串還有不錯的起司…..,因此我完全忘記了旁邊十幾家香檳…….鵝肝三明治真是好吃啊….


(洲際飯店的宴會廳真的是很美)

參展的香檳廠的名單是

Moet et Chandon

Taittinger

Veuve Clicquot

Ruinart

Pol Roger

Louis Roederer

Mumm

Laurent Perrier

Deutz

Billecart Salmon

Bollinger

(還有兩家想不起來我對不起你們


(現場倒酒的小姐都蠻厲害,漂亮又說的一口好酒......)

        香檳我就不一家家寫了,這些都是國際大廠,到處都是可以輕易買到,大家對這些味道並不陌生。另外真正的原因,我把我的記得筆記扔了,只能評印象寫了。不過這個品酒活動,提供了一個比較的機會。這都是約
20-30歐元左右的香檳,勉強算是同一等級的產品,這樣平行比較起來蠻有趣的。最喜歡的是忘記名子的(嗚嗚嗚我真的對不起你),之後寡婦『Veuve Cliquot』與泰廷爵『Taittinger』我覺得相當不錯,都是算是比較有結構,香味明顯但是不至於過當。Mumm也是讓我印象深刻,因為我很喜歡的一本書『法國葡萄酒指南』把他與Mercier列為最爛的兩家香檳廠,我自己去參觀過Mercier,喝了他的香檳,那真是惡夢中的惡夢(不詳說了,以免勾起痛苦的回憶),但是Mumm的香檳的結構性與香味,都與其他大廠差不多,絕對不遜色。另外,Moet et Chandon也很棒,以前都認為,Moet是普通,沒特色的香檳,其實這樣比較起來,他四平八穩,沒有太大的特色,但也沒有任何嚴重的錯誤,身為領導品牌,真的是有他的身手,符合最多人喜好的中間口味。

個人比較意外的是兩家第一次喝到的大牌子,Bollinger,這個身為007最喜歡喝的香檳,我覺得很意外的有明顯不適口的味道,簡單的說有點苦味,可能是結構過於明顯而生硬,我在某些自家小廠的香檳有時也會喝到這樣的感覺,反正很不喜歡。Billecart Salmon則是酵母味道極重,會想到以前養酵母的味道,我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釀壞了….跟同行的朋友討論了一下,發現自己的喜好,落在於酸度明顯,清淡,喉韻明顯的香檳,結構性反而是我不在乎的項目。不過香檳的價錢,與結構性成正比,看來我的品味跟大家不太一樣啊….(不過這有什麼關係呢?!)

 
(香檳王上場)

Dom Perignon 1998
,則是在活動的高潮中端上來。此時我幾乎已經喝到微醺了,品酒忌諱喝到醉,因為此時你的嗅覺跟味覺都會遲鈍,而品不出好壞,正確的品酒應該是喝入口中,之後吐掉以免喝入過多的酒精,但是我覺得這樣對待香檳實在是太粗魯了,加上好吃的鵝肝搭配,我還是都把他們喝下肚了。Dom Perignon不愧是年份香檳,架勢還是不一樣的,香氣更明顯,在結構上更為豐富,不過此時味覺不太行了,更細微的差別就有點使不上力,感覺不太出來,喉韻倒是不錯,不過令我懷念的烤餅乾味倒是沒出現……令我有些失望……作為一支100歐的年份香檳,我會期待多一些……………

 
(什麼?!我忘記說還有餐後的甜點嗎?)

最後真的是酒足飯飽,心滿意足的離開......
為了感念這家廠商舉辦這麼棒的品酒會,我就幫他打打廣告吧!
www.1855.com
他號稱有超過
1500種香檳可以網路購買歐!!!

 

(洲際飯店的咖啡廳,真是美好年代的感覺....)

 


rick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圖:實驗室照片 


今天同事談起他們在醫院裡面看到的病人。

病人是一個成人,因為手部淤青與一點點不舒服來看醫生,淤青不是什麼大問題,醫生還是抽個血看看。

沒想到不看還好,一看以後發現,他的白血球數量幾乎為零,這就糟糕了,說明免疫系統幾乎消失了,這個病人很容易受到感染而死。緊急安排住院隔離並做仔細的檢查,抽了骨髓檢查後發現,幾乎沒有白血球生成,而且紅血球的造血功能也低落。因為病人年紀很大,應該不是遺傳問題,比較像是環境造成的(例如大量的放射線照射造成骨髓死亡),但是這麼大的放射線劑量幾乎是不可能在一般的生活環境遇到。經過其他仔細的檢查(病毒感染,中毒),也都找不到原因。

搞了半天找不到頭緒,醫生問病人你是什麼職業的(難不成在核電廠工作或是法國核武中心),病人說:沒有啊,我在電話公司的大哥大通訊部門上班…………

故事說到一半….發現全實驗室的人正在低頭關手機………………









(這應該是巧合,其實這樣的CASE不少,大部分都是原因不明)

rick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廣東59歲怪人天生身上沒有毛孔牙齒和乳頭(轉貼自聯合報)
中央社台北二十九日電

廣東省陽東縣新洲鎮五十九歲的陳倫是個「怪人」,身上沒有毛孔、牙齒、乳頭,不長頭髮,卻長鬍子。他整天要不時地把水澆在身上,一到了冬天,他的身體還會起一層魚鱗似的皮屑。

廣東羊城晚報報導,這名老人只見他腳部微瘸,吐字含混,上身裸露,皮膚光滑異常。記者問:「今天你泡水了嗎?」他答,從早上起床至現在,已經澆水三次。說著又在門口的一個整日供其專用的大水盆裏掬水往身上澆,弄得全身溼透,不一會,又乾了。

據說,陳倫剛出生時整天不停地哭鬧,但將他一放入水盆就不哭了,其父母乾脆將他整天泡在了水裏。說來奇怪,無論陳倫浸泡多長時間,皮膚都不會起皺。稍微長大後,父母才發現他的身上沒有毛孔,也沒有乳頭。由於他在冬季時身上起一層魚鱗似的皮屑,所以大家稱他「鱗仔」,他現在的名字陳倫,就是「鱗」字的諧音。

更奇怪的是,他長到十五歲,口腔的右上方才長出一顆遲來的大牙,此後四十多年,始終還只有那顆牙,但老人能啃掉堅硬的甘蔗和雞爪。

據老人稱,五十九年他沒理過發,他頭上稀疏微黃的毛髮仍是胎毛。頭髮不長其鬍子卻長得快,他經常用剪刀修剪。村民們說,無論冬天多冷,他最多只穿兩件單衣,卻從不得病,不吸煙的他卻很喜歡喝酒,幾乎每餐要喝四兩白酒。

由於他有許多不同常人的特徵,使得他無法上學、無法就業、無法結婚。如今步入暮年,成了五保戶,每月靠一百四十元人民幣救濟金度日,還靠弟弟接濟。

陳倫為何有如此奇怪的生理現象?醫生認為,這位孤寡老人患的可能是一種「先天性無汗症」。由於他身上沒有毛孔,身體無法散熱,要不停地往身上澆水來降溫。他不長頭髮只長鬍子,可能也是「逼」出來的,鬍子也是他散發體熱的途徑。他喜歡喝酒,也有助於散熱。

茂名市人民醫院的一位專家說,這位老人患的似乎是「外胚層發育不良綜合症」,主要是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時沒能長出毛孔,是一種病,此前曾有過這種病人的報導。其患病原因複雜,既有先天遺傳因素,也有後天的原因。由於沒有見過本人,具體不好說。

*********************************************************************************************

這篇新聞給我很深的感受。
此人的病徵,是很標準的「外胚層發育不良綜合症」,是一種很常見(相對來說)的遺傳疾病,也是寫在教科書上的疾病;基本上,受過專業訓練的皮膚科或小兒科醫生,可以很輕易的判斷出這樣的病人。我認識的某一個實驗是就是研究這樣的疾病,這個疾病的臨床診斷與遺傳缺失分析也不是非常困難。

找出遺傳缺失,以目前的醫學來說,可能沒有辦法治癒病人,不過,很多病人帶有這些稀有遺傳疾病的時候,他們遭受到旁人或是親友的異樣眼光,而且徬徨失措。當然,在診斷出疾病之前,醫生也只能亂槍打鳥做症狀治療(還可能越弄越糟)。但是找出遺傳缺失,告訴那些病人:這不是你的錯,只是你某一個基因有突變。常常可以給病人一種安慰,起碼他知道為什麼他會遭受到這一切。他也可以消除他心中的原罪感。另一方面,身為21世紀的現代人,他應享受到醫學研究的成果,因為這樣的遺傳檢查,在20年前是不可能的。我自己看過一封信,一個家庭生下三個男孩不到一個月都死了,父母告訴醫生說,我們願意合作提供你們研究所需的樣本,只要你告訴我們『為什麼!』,找出遺傳缺失,絕對不是沒有用的。另外醫生知道正確的遺傳缺失位置,也可已有更正確的醫療。

另外一個更重要的,是這些人本身,就是一個無價的寶。他們的遺傳缺失,為醫學研究開了一個窗,他們因為基因缺損而表現出的缺失,正反映出這個基因在人體裡面應有的功能,而這樣的資料,是無上的寶物;根據這些資料,不僅可以幫助其他類似症狀的病人,更重要的是,他也可以做為新藥開發的依據。任何一個遺傳疾病基因的發現,都是發表在世界頂級的科學期刊。這些遺傳疾病病人,就像是耶穌一樣,犧牲自己,照亮其他人。

沒想到,這個病在中國,病患還會被當成『怪物』,寫在報紙上,某個無知的台灣記者,還會把他當新聞貼出來。而且看起來,他沒有接受過任何正規的治療,當然,這種病不會因為接受治療而痊癒,但是知道病因並且減輕症狀,應該是他應有的權力。在很多歐美報紙上,科學與醫學研究被獨立出來成為專版的時候,台灣跟大陸的新聞媒體還把『疾病』與『無知』拿來當『寰宇搜奇』的新聞。這樣的新聞,放在神州火箭發射的新聞旁邊一定充滿了對比性。

前一陣子,台灣有一個研究團隊,為某一型特殊的遺傳疾病,找出相對應的基因缺失,值得喝采!這應該是台灣生物醫學研究上的一個重大的突破,可惜好像報紙沒有強調這個重要性。以前台灣沒有能力從事這樣的研究,現在隨著政府提高科學研究預算(也就是社會大眾提供的),在遺傳醫學上,我們不再是一個完全依賴外國而,我們可以幫自己的國民,解決自己特殊醫學上的問題,可喜可賀。甚至我可以想像,會有外國的醫生寫信,希望台灣這個團隊幫忙他們診斷他們的病患。

還記得有一次回台灣看醫生,順口談起「外胚層發育不良綜合症」,醫生說道,好像我們醫院也有一個這樣的病人……,我提出說可以轉介紹這個病人給法國的實驗室,作遺傳學分析,醫生說:歐!不必了,他前一陣子自殺了…………。看來台灣的醫療體系,還是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rick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太陽王的CD已經開始賣了,
所有曲目在下面!

Volume 1

1. Prélude Versaillais
2. Contre ceux d'en haut
3. Qu'avons-nous fait de vous ?
4. Je serai lui
5. Etre à la hauteur
6. Ca marche
7. Où ça mène quand on s'aime
8. Encore du telmps
9. Requiem aeternam
10. A qui la faute
11. Je fais de toi mon essentiel
12. S'aimer est interdit


Volume 2

1. Repartir
2. Le ballet des planètes
3. Pour arriver à moi
4. Un geste de vous
5. Le bal des monstres
6. Entre ciel et terre
7. Alors d'accord
8. J'en appelle
9. L'arrestation
10. Personne n'est personne
11. Et vice et Versailles
12. La vie passe
13. Tant qu'on rêve encore
14. Je fais de toi mon essentiel (version acoustique)

目前正在抓他的MP3,
不過這片好像賣的不太好,我聽過他們上電視唱,
真的是蠻難聽的,可能我不會去買票聽了(雖然就在我家旁邊)。

rick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晚上去了巴士底的歌劇院,
聽了普契尼的音樂劇『波西米亞人』,
巴士底歌劇院以白色為底色,
裡面設計的蠻高雅的,我非常的喜歡。
這部歌劇是敘述幾個在巴黎的窮藝術家的故事,
故事大綱看起來很可笑,
但是在看的時候,其實覺得非常感動,
領悟到不同的表演形式,感受到的感覺就完全不同。
舞台採取寫實法,第二幕的時候,重塑了老巴黎的街景跟小酒館的景色,
非常美麗,彷彿回到那個『美好年代』。

中場雖然沒買到香檳來附庸風雅,不過感覺還是非常好。

附註:
跟服務員聊了一會,
她說開演前兩個小時,都會有一些現場賣的票,
價錢比較便宜(有很多不同的票,像是五塊學生票,或是25塊半價票等等)。
大家可以去賣票處問問看。

rick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下洞穴地面往下看)

因為找不到地方住,最後在一個偏僻的地方Padirac訂到一家旅館。Padirac實在是難找,他位於一個山丘的頂上,附近幾公里內都沒有其他的村落。當在晚上一片漆黑中找到旅館的時候,真的是感動的流出眼淚。在米其林旅遊指南上,說這裡有一個地下洞穴,給予兩顆星的評價。可是這區好玩的地方太多,加上這裡門票很貴,沒有把這裡列入考慮。

隔天起床,因為附近有些樹林,覺得出去走走不錯,因此就拿著相機到附近走走,,沒想到一轉出旅館,赫然發現地下有一個超級大洞,大概一百公尺深,二三十公尺寬,非常壯觀,原來昨晚就住在Padirac地下洞穴的入口旁。而且很多觀光客還沒開門就已經開始排隊,當下改變行程,等到八點半開門下去玩!

(從洞底下往上看)

從地面經過三層電梯,下到洞底,繼續往下走,進入了一個地下洞穴,這個洞穴最特別的地方在於,這個洞穴也是一個地下河流的河道。沿著洞穴走,旁邊有一條小小的溪流,到洞穴的一半整個洞穴都成為河道,必須撐船過去。



在平底船上,船夫稱著篙邊說這地下河流的故事,這條河流大約50公分到四公尺深,水溫一年四季都是10.5度。他說這個地下河流最高處大約有九十幾公尺,換句話說離地面只有不到十公尺。整個河流的顏色深綠色,非常漂亮,感覺也非常好。到河流的另一端,洞穴展開,河流看起來像個地下湖,有一個超級超級大的鐘乳石,整個長約78公尺的鐘乳石就掛下來,底下一端是懸空的!



上岸後,跟著解說員繼續往前走,剩下是一個連串的鐘乳石地形,在地下河川沿旁邊往上爬,有一個高於地下河川的湖泊,那真的是非常非常漂亮,可以是所有行程中最漂亮的地方,可惜不能照相(沒圖沒證據,其實整個都不准照相,其他都是偷照的),湖內的水,是從旁邊的石壁中一滴一滴累積出來的,可能是因為慢慢累積出來的,有各式各樣很精緻的堆積,像是一朵朵的花,或是一些幾何的造型;湖的正上方正是洞穴最高的地方,約有91公尺,整個『廳』非常的壯觀,搭配這個湖,真的是奇景。繼續往上爬,有一整個石壁,因為上面石灰堆積,裡面可能有些石英堆積,整個牆壁都閃閃發光非常漂亮。


(鐘乳石地形)

沿著攀爬的過程,我們一直看到同一跟鐘乳石,解說員說道,這鐘乳石超過八十公尺,而且地下也是不接地,而整個浮在空中。沒有親眼看到,很難想像一個八十公尺長的鐘乳石是怎樣掛在這的。


(右邊那鐘乳石垂下來超過80公尺,仔細看,他是沒有接地歐)

回程的過程中,船夫撐著說,這邊的水不是地下積水,這真的是一條河流,他們把染料放在地下河道中,他們發現地下河流在二十公里外注入Dordogne河。他們也說到一個悲傷的故事,當他們發現這條河的時候,裡面充滿著那些從不見天日的生物,像是沒有眼的小蝦,小魚。不過隨著觀光,這些小蝦小魚救絕跡了。觀光看起來,也不是無污染產業說!

rick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次演出的角色有人在討論區貼出來

Esméralda: Mélanie RENAUD
Quasimodo: Jérome COLLET
Frolo: Robert MARIEN:
Phoebus: Laurent BAN
Gringoire: Richard CHAREST
Clopin: Roddy JULIENNE
Fleur de Lys: Marilou BOURDON

結論是一個都不認識。
不知道要不要去聽,
因為我其實已經看過首映DVD超過一百次,
如果他們唱的沒有那些人好,我覺得去現場我會失望,
但好不容易有機會去聽現場的,不去又覺得.....
焦慮中!

rick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今年的韓國台灣之旅大成功後,NDDP回到巴黎!

NDDP是法國音樂劇歷史上最紅的絕對不過份,今年2005年十二月二日到三十一日,將在巴黎作第三次演出,這此演出的地點應該就是98年初演的地點-Palais des Congres de Paris(應就就是DVD版上的場地)。

目前票已經在開始賣了,價位從25歐元到最貴的55歐,這個價錢應該會讓那些在台灣看的人有點OOXX,沒辦法,在台灣演的場次沒有很多,票價壓不下來也是應該的。

另外一件事情,即將上演的『太陽王』賣座的情形似乎沒有很好,到今天為止九月二十二日的首映票還都有。說實話,如果聽聽『太陽王』跟『鐘樓怪人』的音樂,就會覺得真的是有差的。

NDDP賣票網站

www.fnac.com

www.ticket.fr

 


rick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後記
中文的旅遊資料,對於史前遺跡的介紹幾乎是一片空白。出發前到市立圖書館借了一本米其林來看,可惜他是法文的,沒有辦法在出發前看完,而仔細的規劃行程,留下很多遺憾。

法國西南部,南部,一直延伸到西班牙北部,是史前現代人活動遺跡與考古的重鎮。這區的文物遺跡大量,連續而且密集,是其他地方所比不上的。而這些地方離大家耳熟能詳的法國觀光勝地不會太遠,像是波爾多附近,裡昂,南部土魯斯附近都有。如果對史前人類有興趣的話,來這些地方玩得時候,可以考慮加入這些景點。

在Dordogne省附近,是遺址密度最高的地方。考古發現,這邊的遺跡,大約從二十萬年前的尼安德塔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直到現代智人(Homo sapiens)舊石器時代最後一個瑪德蓮文化為止。尤其是瑪德蓮文化,除了像其他文化留下小件的石器,骨頭,工具以外,可以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很看到,還留下大量的壁畫,石雕;而這些壁畫則只能到當地來看,對於看外行的觀光客,像我這樣的半調子,充滿吸引力。像是鼎鼎大名的拉寇斯II,我想那些壁畫大家都看過,但是進入那樣的情景中,那種震撼感,絕對不下於參觀羅浮宮,或是梵諦崗的衝擊。

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法國有超過百個史前洞穴被發現,但不是全部都有開放:有些是位於私人土地上,沒有開放(像是著名的三兄弟洞穴(Les trios freres,以其女巫壁畫聞名);屬於國家的部分,有些只對研究員開放,像是號稱90年代最重要發現的Chauvet洞穴與拉斯寇洞穴。更多的則隱藏起來,不公開,除了研究人員以外,沒有人知道在哪。剩下少數則對大眾開放,其中部分像是Peche Merle, Font-de-Gaume,只需購票就可參觀,另外像是Les Eyzies-de-Tayac附近的許多遺跡Fourneau du Diable,Abri cellier則需要在兩周前先跟當地的文化部管理單位預約,才能參觀。

雖然沒有一一參觀是我的遺憾,但是我寫出我收集的資料,希望以後去朝聖的朋友,沒有空入寶山而回的感慨。以下是幾個我篩選過,覺得最值得參觀的景點︰

拉斯寇II
這沒有任何爭議,拉斯寇應該是最值得參觀的,雖然是個複製品,但是不去會後悔。這也是文化保護與公眾權益的最佳典範,利用一模一樣的複製品,保存了真正的真跡,但是又讓世人能看到這最美的人類遺產,而不是把這種感動留給那些學術塔少數人。拉斯寇之所以這麼有名,有幾個原因:第一,總計超過超過一千幅的繪畫,其中大部分繪在幾十公尺內的區域,他的壁畫的數量與密度,堪稱第一;其二,拉斯寇洞穴內的壁畫,許多屬於大型壁畫,像是公牛廳中最大的4.2公尺的野牛,是目前發現所有史前壁畫中最大的;其三︰色彩,拉斯寇洞穴使用三種顏色,其中許多動物都有上色,這種polychrome繪畫模式非常美麗,也非常稀有。最後,這個繪畫者,或是這群繪畫者應該是史前的『米開朗基羅』,其繪畫的水準非常的高,令人無法置信。

補充一點,拉斯寇II這家管理公司,在複製的時候,僅複製兩個主要的廳,約占所有壁畫的90%,另外10%他們複製另一個地方Le Thot,這位於Montiganc西南方約十公里,非開車去不可。

位址與相關資料
Montignac附近兩公里
http://www.culture.gouv.fr/culture/arcnat/lascaux/en/
拉斯寇II管理公司的網頁,有中文,非常好的網站
http://www.semitour.com/
建議一定要開車去,不然實在太辛苦的

這是一個拉斯寇II內部的影片,非常值得看︰
http://www.semitour.com/images/lascaux/lascaux.asf


Peche Merle
位於Cahors東方30公里左右,這個洞穴在米其林上面是三星的景點。這邊之所以有名,就是明顯的上色掌印,以及那個史前人的腳印,這個腳印,其實非常有趣,最早被發現的時候,被認為是一個大人帶小孩,但是後來分析以後,發現那個大型的腳印,凹陷下去的幅度太淺,不可能是大人踩出來的,現在被認為是同一個小孩,一個約12-14歲小孩所踩出來的,那個比較大的腳印,只是他滑了一滑,產生比較大的腳印。另外,這個洞穴算是比較大型,比較壯觀的一個,光是洞穴本身也可以看一看,最後那個『中國馬』很值得一看。

位址與相關資料
鄰近Cabrerets,洞窟在山腰,離村莊約四公里,必須開車
http://www.quercy.net/pechmerle/
建議打電話去約參觀,可以馬上訂好。這個洞穴每天限700人次,旺季七八月一定要預約,附近有一個被譽為法國最美麗村落之一的St Cirq Lapopie,可以一起規劃參觀。

其他看過資料,覺得應該要去而沒去的

Font-de-Gaume
這個是目前所有開放的洞穴中,唯一具有Polychrome壁畫的,在拉斯寇II看到的是複製品,這裡是真的。為了這點,就一定要去。(我事前不知道,不然應該會去這個)。拉斯寇II的領隊也說,如果所有的洞穴要推薦,就是拉斯寇II,Perle Merle,Roffignac與Font-de-Gaume。
Tel: (+33) (0)5 53 06 86 00 - Fax.: (+33) (0)5 53 35 26 18

La Madeleine與La Roque St-Christophe
這兩個應該選一個參觀,瞭解一下Abri的特殊性,建議參觀La Roque St-Christophe,因為就在主要道路D706路旁,La Madeleine則比較遠些。這兩個地方可以眺望河谷的如詩如畫般風景,可能比遺址本身還值得一看。
http://www.roque-st-christophe.com/indexfr.html

Cap Blanc
這也是列名UNESCO世界教科文的遺址(上面沒註明其他遺址,其實都是)的史前洞穴,他有很多浮雕型的史前雕刻,這個在其他洞穴非常稀有。

列出一些很重要的洞穴

Castel Merle
位於Les Eyzie de Tayac東邊,是一系列的洞窟與Abri,其中的Abri Blanchard的壁畫可能有三萬五千年,可能是最早的壁畫,另外,在這邊還有發現史前樂器:骨笛。(不開放)
http://www.castelmerle.com/

Le mouthe
位於Les Eyzie de Tayac兩三公里處,這是考古上非常重要的發現:因為當年Altamira洞穴被發現的時候,因為過於壯麗而被認為是假造的,因為那時沒有碳十四定年的技術,而Le mouthe的發現,因為當時他的壁畫還掩埋在古老的沈積物中,所以不可能假造的,說明這些東西是古代人所繪,而且在這也發現人類使上第一個油燈。(不開放)

Chauvet
這個發現於1994年聖誕節的史前洞穴,被稱為90年代的最大發現:這裡約是32000年前遺址,大約是Aurignacian文化,這裡發現的壁畫,可能是現代人類最早的壁畫(這個跟Castel Merle可能幾乎同時),很好玩得,歸功於當時畫壁畫的人用了炭,科學家可以很準確的定出來年份;另外,這裡發現一個32000年前的腳印,這是現代智人最早留下來的腳印。另外,這個壁畫的複雜度,相較於後來瑪德蓮文化相比,一點都不遜色,說明整個藝術的發展,一出現就是以非常成熟的形式出現。(不開放)
http://www.culture.gouv.fr/culture/arcnat/chauvet/en/index.html


為什麼拉寇斯需要關閉,其他不需要,這是我跟那位領隊討論的問題,她說,因為拉斯寇是非常小的洞穴,而且因為拉斯寇非常有名,參觀的人非常多,因此污染的情形很嚴重,1948-1963年,有一百萬遊客陸續前來參觀。大量的遊客打破了岩洞的自然平衡狀態,洞壁上出現了被稱之為“綠色疾病”的藻類物質和細菌,還有被稱之為“白色疾病”的方解石,這是岩石洞壁二次結晶的產物。藻類的問題來自於遊客帶來的二氧化碳,人工燈光,與濕氣,因為拉斯寇很小,問題比較明顯,這個還算好解決,可以用抗菌劑除去;第二個白色疾病,是因為遊客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與水氣形成碳酸,附在壁畫上,會造成岩壁的的碳酸鈣析出再結晶,而因為這是從岩壁上出現的,這是無藥可救,所以文化部1963年下令關閉,經過仔細的保護於維護,拉寇斯算是治好了,但是這一連串的研究顯示,二氧化碳是壁畫的大敵,現在,就算是針對研究員開放的拉寇斯,每天也限制到五人以內,以控制二氧化碳濃度。導遊說到,有觀光客就會有二氧化碳,沒有辦法的除去,其他的洞窟可能因為比較大或觀光客比較少,所以問題比較輕微,但是,這幾年的觀察發現,還是慢慢發生了,像是Pechee Merle跟Font-de-Gaume開始出現類似的疾病,所以現在採取限制人數的方式管理。她說,可以預見的將來,這幾個的洞窟都會走上拉寇斯的後塵,跟大家說再見,要珍惜現在的機會。另外像是最近發現的Chauvet,也是根據這個原則保護著:除了研究員,國際觀察成員外,任何申請參觀一律回絕。

另外一個聽到的,就是其實拉寇斯壁畫中的黑色,並不是利用黑碳畫上去的,而是使用當地盛產的氧化錳,所以這些壁畫沒有辦法直接利用碳十四定年,所以壁畫確切的年份不是很清楚,是用附近其他留下來的文物猜出來的。最後聊到一個問題:這的地區有沒有被仔細研究過,是不是還有其他洞穴呢?答案是,這整個地區大部分都沒有被仔細探勘,所以每過幾年,都會有新的洞穴被發現,但是因為避免遭到破壞,法國文化部不會公布確切地點,事實上,這兩年又有一個新的史前洞穴被發現,但是沒有聲張。另外像是Pechee Merle附近,只有開放Pechee Merle,但是網頁上顯示,附近最少還有20個類似的史前洞穴,還註明:地圖不按比例劃,不作為位置指標用。她說,很多考古學家,放假的時候,就會帶個設備,來這邊度假爬山,希望能發現新的洞窟而名流後世。

有用網頁︰

法國文化部網站︰超級有用,包含很多旅遊書上沒有的遺址,和預約參觀的方法。
http://www.monum.fr/

拉斯寇的政府網站,提供虛擬參觀
http://www.culture.gouv.fr/culture/arcnat/lascaux/en/

這些文章的資料,是從網頁上,用爛爛的法文或是英文一個個看下來的,手邊沒有什麼書,如果有錯誤的話,希望知道的朋友能提出來糾正,也期望大家的包含,畢竟我只是個業餘愛好者。

參考書目︰
“Perigord Quercy”, Michelin, 2000
“法國南部”, 謝忠道與林裕森, 秋雨文化, 2003 (可是他描述錯誤很多)
“人類傳奇”, Richard Leakey, 天下文化, 1994


rick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尼安德塔人的墓葬
在拉斯寇II跟領隊聊的過程中,問了他真正的拉寇斯洞穴在哪,她說沒有很遠,只是那裡已經成為保護區,完全被封閉起來,什麼都看不到。不過她說,在往上去一些,有個尼安德塔人的墓葬。什麼?﹗書上都沒說,我愛戀的尼安德塔人在這裡也有遺跡?﹗又挖到一個寶。


開到真正的拉寇斯洞穴前,果然,高高的鐵網,圍住了一整個林地。門口的UNESCO的標語與高聳的閘欄,說明這裡沈睡的文物的重要性,雖然什麼都看不到,但是看著這片林地,回想剛剛看到的壁畫,還是能感受到萬年前那分心靈的躍動。


開到路底,發現是一個很糟糕的農場,配著很粗俗的海報,上面寫著『內部有活的熊』可以參觀,感覺很差,不過反正他已經關門了,想看也看不到了。不過透著鐵網張望一下,發現下中央草地上,有一堆石板堆,有秩序的堆在那裡。這石板我也是見過,就在那本書上--『尼安德塔人的墓葬』。書上的那個插圖,附近開滿野花,尼安德塔人面帶凝重,幫同伴下葬的畫面,浮現了出來,跟那個石板棺結合在一起。七萬年前的葬禮,就是在這,我們所知道人類有史以來最早的葬禮之一,就是在這裡。能知道死,幫朋友送葬,我們知道那些尼安德塔人必然有跟我們一樣的心智,很難想像,他們那時候想的是什麼,不過那種哀戚的心裡,應該是一樣的吧。



這趟人類考古之旅也在這個山頂,在夕陽下結束了。想到當年那個看著書的小孩,有一日可以來到這裡圓夢,看到書上的史前人類史,覺得十分感動;時間真是奇妙的東西,二十年前,那個小孩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一天,更不用說,那場尼安德塔人的葬禮,七萬年後的今天,會有個現代智人Homo sapiens,繞過半過地球,來到這裡,對這場葬禮致意。

rick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拉斯寇II(Lascaux II)
拉寇斯是所有這個文化區發現的洞穴中,最漂亮也是最震撼的一個。這附近有開放的洞穴超過十個,如果一個個看的話,一個門票八歐元,那一下就破產了,所以本來只打算參觀一個Peche Merle,但是看完Peche Merle意猶未盡,就想去參觀拉寇斯II。為什麼是II呢?因為真正的拉寇斯洞穴,被污染破壞很嚴重,已經關閉了,僅對學術研究開放。但拉斯寇太漂亮了,要求參觀的人很多,因此最後就在附近複製了一個一模一樣的洞穴『拉斯寇II』。雖然是複製品,但是完全複製,跟真跡一模一樣,所以雖然是假的,還是想去感受一下。


(montingac的售票點)
雖然沒有怕污染的問題,但是因為拉斯寇的洞穴非常小,複製的洞穴是原比例複製,同樣也非常小,能容納參觀人數有限;又非常熱門(這個大概是法國甚至全世界最知名人類史前遺跡之一),所以在薩禾拉遊客中心的小姐,跟我們說︰越早去越好﹗賣票的地方在薩禾拉北邊25公里的小村莊montingac的遊客服務中心,而拉斯寇洞穴就在附近兩公里的丘陵。整個小鎮,可以說是靠拉斯寇II維生,旁邊的泊車位因為買票的人而一位難求,停好車,到遊客服務中心,雖然排隊的人不多,但是他們也沒什麼效率,硬是排了半小時,結果看到票快要暈倒了,十點半排隊,十一點買到下午四點多的票。法國真的是一個一定要先預約的國家阿。


跟Peche Merle一樣,一團人大約三四十個,由領隊帶下去,在一個類似前廳的地方,解說拉斯寇原來洞穴的發現歷史,跟為什麼後來關閉的原因。第二個廳則是解說當年如何複製拉斯寇並製作拉斯寇II的方法,他們是作了一個水泥外模,內部完整還原,在埋到地下去。比較好玩得是,他們說當年為了完整複製,他們還認真研究古代人作畫的方法,發現他們用的作畫方法非常多。像是用吸管噴畫,用手遮蓋;用類似海綿的物體沾畫等等。


之後一個廳,就是複製的拉斯寇洞穴。門一打開的時候,小小洞穴的四壁上,滿滿的牛,馬與鹿的畫像,左手邊的牆壁上有著數只巨型的野牛,間雜者其他小型的馬的壁畫─我小時候就在書上面看過他們,只是沒想到有一天可以到這個地點,看到他們─他們或大或小,型式極其完美,靜止中充滿了動感,野牛們似乎是安靜的在草原上沈思,而馬兒們在旁飛馳而過;他們真的是栩栩如生,彷佛從你的面前走過一般。前天才看過了Peche Merle,但是那種衝擊的感覺是完全不同︰在Peche Merle,那種感動是來自於感受到一萬七千年前,那種人類初次對藝術探索的感動;在拉斯寇II,本身這些壁畫的藝術成就,就令人贊嘆感動。無怪乎,在1879年第一個洞穴Altamira在西班牙被發現的時候,超過20年間,因為他們太過美好,太過逼真也太富於藝術性,而被史前學家認為是近代流浪藝術家的傑作。


很幸運的,我們跟到一個好領隊,她很仔細的跟我們解釋壁畫上的意思︰像是每隻野牛的角,都是一根成C型,另一根成S型,這是有意識的作畫,跟現下很多畫家會重複他們喜好的構型在不同的圖畫上。另外,下面的馬,有四匹馬繪成平行,然後每匹馬的腳,是成連續性的奔跑動作,因此乍看下去,似乎是一匹馬在奔跑,充滿動感。更不要說,每個動物,都被仔細的以黑紅黃三色上色,非常的美麗,不是抽象的幾筆,而是切切實實的動物。遠處一支小野牛,身上還以漸層的模式上色,解說員說,這是非常稀有的上色模式。在這裡,時間好像凍結在17000年,一扇門帶領我們回到以前,短短的半個小時,連想要看完一個小角落的不可能。在離開的時候,回頭看了天花板上的壁畫,拉斯寇的天花板壁畫,號稱是史前『史前的西斯汀禮拜堂』,依稀的想起去年春天的義大利之行作個比較,兩者應該都可以說是藝術最高的典範。參觀的尾聲,我抓住機會,與領隊攀談,提出我的一些疑惑,解說員對於一個外國人,對於這些事情有興趣,也非常高興,我們就聊了起來,他說了很多書上都不會寫的小故事,言談中,也感受她也對這些史前文物的熱愛與驕傲,越說越快,我不得不多次要求她說慢些。夕陽照在這片丘陵地上,兩個人愉快的交談著。那年那位『史前米開朗基羅』,當完成這幅巨作的走出洞外,是不是想得到,他的作品,在一萬七千年後的今天,還是如此震撼著我們。


rick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es Eyzies de Tayac)

La Roque St-Christophe; La Madeleine; Les Eyzies de Tayac

沿著Vezere河流而下,兩岸有大量的史前遺址,而這整個區域都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人類遺產名錄中。因為時間不夠沒有辦法仔細參觀,只有稍微經過。這一帶有許多石灰岩地形,沖蝕出很多凹穴,或是地下河流侵蝕出來的鍛石洞,這些都成了史前人類活動居住的場所。其中很多的凹穴,法文稱作Abri,這個字又可以當成避難所的意思。而事實上,這些Abri真的是古人所居住的地方,古代人反而是不住在洞穴中,因為太過於陰暗跟潮濕。這些Abri甚至到中古世紀都還有人居住。其中比較有名的有幾個︰

La Roque St-Christophe是一個超大型的Abri,綿延在山壁上約一公里長,八公尺高。而從35000年前,克羅馬農人就在此居住,而此在中古時期甚至形成各村落,住有上千人。

La Madeleine︰這個地方因為當地的小教堂而得名,不過他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在1863年在此發現的史前遺址,而這個文化群因此被命名為『瑪德蓮文化』,這個文化群包含了法國南部直到西班牙中部,我們所知道的壁畫幾乎都是這個文化群的作品。


(史前博物館)

Les Eyzie de Tayac:位於Vezere流域的中心點,附近的史前活動遺址密度非常高(多到我都不想一個個打出來),因此被稱為『史前遺址首都』。在Dordogne縣(我某個念法律的朋友堅持,不應該跟大家一樣翻成省,要翻成縣)有超過200處遺址,而超過一半的遺址位於Vezere河流兩岸。而這裡正好是Vezere轉彎處,所形成的Abri從20萬年前尼安德塔人就開始居住使用,直到今日。鎮上有個很棒的史前博物館,專門展出在附近考古遺址發現的物件。Abri上豎立了一個尼安德塔人的白色塑像,凝視著遠方,似乎遙想,遙想著我們不曾碰觸瞭解的那段時光。

 


rick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che Merle中國馬)

Peche Merle洞窟位於Cahors東邊32公里處,開車從Rocamadour來,看來不遠。但是因為誤信了電腦裡面route66規劃的路線,走個盡是羊腸小徑,果然在法國玩不能相信美國的軟體,跟英國的旅遊書(DK)啊!路面的地瀝青已經都磨光了,旁邊也盡是一望無際的草原,路也是九拐十八彎,不時還有狗跑道路中間不識相的對車子亂叫。本來是可以慢慢來的,欣賞一下這邊的野趣,不過Peche Merle一天只能接受700個遊客,以免過多的遊客破壞傷害到珍貴的遺跡。我提早一週預約,預定的時間是當天下午兩點十五分的參觀,非趕到不可,不然這75公里就白開了。在那種鬼路上面飛車,我一直想到是開在比利時那種爛高速公路上的感覺,很受罪。趕到現場,飛快的衝下去領好了號碼,很幸運的發現,果然如果沒有預約,現在到的旅客就只能預約明天的票。


(洞穴入口)
參觀的團體一天是20組出發,一組35五個人;出發前的解說,領隊特別提醒,下面很冷要記得穿長袖,也盡量不要太熱情大口呼吸,以免有過多二氧化碳,他笑著說,最好大家可以憋氣兩個小時。Peche Merle在米其林上面的評價是三顆星的景點,也是唯一三顆星的洞穴,因這洞穴屬大型洞穴,裡面的壁畫不少,也出現大量的掌印;另外特別的是,這裡保有一個一萬七千年的人類腳印遺跡。


(史前雕刻)
當下到洞穴以後,在黑暗的洞穴前進,突然領隊打開了了牆壁上的燈,一萬七千年的壁畫就出現在身旁,是一群野牛。就是這個﹗我小時候看到,野牛。Peche Merle的壁畫風格比較簡單,主題都是野牛跟馬,也有些猛瑪象。作畫的人,簡單的幾筆,順著牆壁上凹凹凸凸的岩石痕跡作畫,整個畫面充滿了活力。書上寫,作畫的克羅馬農人是現代人的祖先,有跟我們一樣的智慧,真的是不假。他們以岩石的凹槽,補上幾筆加上了身子,還在想這是什麼動物,領隊突然把手電筒沿著下面往上照,凹槽的陰影成為猛瑪象的鼻子,領隊說,想必當時這位作畫的人,一定是蹲在這裡,然後以油燈照出來,才會看到這樣的光影,還有看到,從一個天然牆壁上的洞作眼睛,作畫者畫出了一隻牛出來,如果不是有高度的智慧,怎會有這般的巧思?﹗


(斑點狀的壁畫)
往前走,天花板上,轉角處,都出現各式各樣的壁畫,好像在走在我兒時的夢裡一般。過了一段路以後,地上出現了一群腳印這裡在17000年前,是一個小孩,跟我一樣,好奇的走進這洞穴時,所留下來的(這可能是,一般人能看到最古老的現代智人的腳印)。洞穴有些奇怪的圓點狀圖形,還有線狀,交叉狀圖形,這些圖形的意義不清楚,推測可能跟最早的文字或是部落的記號有關,數量也不一定,我好奇的問了領隊,那些點狀物的數量有意義嗎?領隊說:對他們(當時的人)是一定有意義的,但是對我們,就是一個永遠也解不開的謎!


(史前腳印)
走到最後,就是Peche Merle最有名的雙馬圖,一整個岩壁上畫了兩只反向而立的馬。馬身體的比例非常的優雅,但是好玩的是,這兩只馬有非常非常小,不成比例的臉,根據考古知道,當時的馬跟現代馬幾乎是一模一樣,但是馬被畫出來的時候,比例卻是錯的。領隊解釋說,作畫者不可能帶一隻馬進來當模特兒,所以他是照著他心目中的馬的樣子畫。因為類似中國古畫中馬的圖像,所以這種畫的形式被稱做『中國馬』。另外有趣的是,馬的被上還被畫了隻魚,研究知道,魚的顏料是疊在上層,事後來說明魚是後畫上去的,為什麼要這樣重複畫呢?同樣的答案:一定有意義,只是對我們永遠是個謎了。馬的身上,有黑色跟紅色斑點,像是現代抽象畫的著色一般。另外上面也有個手印痕,好像是畫家的簽名一般。考古學家認為,這些洞穴可能是史前宗教或是儀式的場所,離開洞穴出來,看到外面的烈日,可是我還是迷炫在那些壁畫中,這樣個感覺,似乎,好像在離開梵諦岡教堂時的感覺一般。
 


(中國馬 )

 


rick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前壁畫--拉斯寇II)

小時候媽媽買了一套書給我,很多本,硬硬的外殼說明應該是蠻貴重的禮物,天文地理人文都有,但是書名不記得了。其中有一本講人類起源演化,對於國小一年級的我來說,上面講的東西不是能完全吸收,但是幾個印象深深的刻進我的心靈。其中一張︰一個墓葬畫面,尼安德塔人(跟現代人最近的物種,生活於四十萬到三萬五千年)把一個死去的同伴放到石板搭的墓地,旁邊的同伴正在把紅色的赭土均勻的倒在他身上,其他人正四處採集野花,放入墓穴中;旁邊的註釋說著,尼安德塔人已經有送葬跟死亡的想法,因為在墓地中,會發現有特殊的痕跡,像是遺體上會放上紅色的赭土,並以猛瑪象的骨頭掩蓋。另一張則是,以紅色,黃色,黑色畫出來的野牛,雖然簡單的幾筆,可是充滿力與美,想到數萬年前的祖先,在沒有任何現代工具與教育下,畫出這樣的東西,實在令人震驚,註釋寫什麼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幾個字『拉斯寇』。
 

多年後,重複看到『尼安德塔』,『拉斯寇』出現在歷史博物館,在課本上,那兩張照片就會浮現,似乎永遠那麼熟悉。多年後,意外的從一個在法國念人類學博士的朋友中知道,這些地方就在法國中部,當下發誓,一定要親眼看到那人類最初的悸動。用這個暑假去了一趟中部Dordogne,其實規劃的時候是為了兩個理由,其中一個就是為了造訪『拉斯寇洞穴』,一個六歲我就認識的地方。

1. 前言
**
2. Peche Merle
**
3. La Roque St-Christophe; La Madeleine; Les Eyzies de Tayac
**
4. 拉斯寇II
**
5. 尼安德塔人墓葬
**
6. 後記與旅遊資料

 

 

 

 

 

 

 


rick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rgerac走到一個酒的產銷中心,裡面在推銷Bergerac的酒,AC Bergerac的酒就是那樣,紅酒沒味道白酒沒特色,而且來的路上,兩邊也甚少看到葡萄園,沒有那種感覺。倒是裡面的一個次產區Monbazillac的甜酒很不錯,有小蘇玳的架勢,但是便宜很多,算是經濟實惠,Monbazillac位於Bergerac南邊,不過看地圖感覺很遠,想想已經很晚了,還是不要去。

在葡萄酒之家,想隨便買了一瓶做紀念的時候,無意看到牆壁上一張圖:


這張圖很眼熟!這就是DK法國的封面中的那個城堡,就是他!原來他是在Monbazillac的一個酒莊,DK法國是我會用米其林以前,旅遊法國的舊約聖經(我心目中的新約是米其林),看到這個城堡好像看到老朋友,也像朝聖者看到聖地牙哥--孔波斯特拉教堂一般。問了裡面的展售員,想說有多遠,做為明天行程的參考。『這酒莊,就在出城開車十分鐘的地方』,什麼?!這麼近就到Monbazillac
,那就不要等明天,馬上就去。



出城一看,真是壯觀,一望無際的葡萄園在多荷棟訥河的南岸展開,而這個
chateaux Monbazillac就在眼前。雖然到的時候很晚了,已經不開放入內參觀,但是本來這裡漂亮的,就是在城堡外面,眺望葡萄樹海。夕陽在此時也灑下黃色的光芒。真的是好美……………….城堡裡也有人再舉行婚禮,今天一定是法國的好日子!


(婚禮用的古董車)

 


rick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